|
当你接触的人多了,就会发现:敢吵架、敢冲突、敢强势、不怕撕破脸、敢于不要脸的人, 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能掀桌,也能收场
网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活得最累?”
下面有一个扎心评论:“当我开始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不敢表达不满的时候,自己最累。”
经历多了才明白,所谓好人缘、好脾气,有时不过是软弱与妥协的遮羞布。
真正的本事,不是一辈子和和气气,而是骨子里有股“敢”的劲儿。
敢争该争的对错,敢翻必要的脸,敢厚必要的脸皮。
光会防守赢不了,敢争敢碰才能守住自己的阵地,活出真正的分量。
敢争对错,守住原则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说过:“你的原则定义你是谁,别让他人的喧嚣淹没内心的声音。”
生活里,许多人怕伤了和气,怕丢了面子,怕惹上麻烦。
于是,对的模糊了,错的被默许了,骨头就这么一点点变软,脊梁就这么一点点弯下去。
你追求的一团和气,常常是原则崩塌的开始。
无底线的包容不是善良,是软弱;无原则的退让不是修养,是糊涂。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祸乱朝纲,人称“十常侍”。
他们结党营私,残害忠良,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
当时有个司隶校尉名叫李膺,他为人刚正,嫉恶如仇。
有个宦官头子的弟弟,名叫张朔,仗着哥哥的权势,无法无天,甚至残杀孕妇。
罪行暴露后,他吓得逃回京城,躲进哥哥家里藏身。
李膺查清案情,知道张朔躲在宦官府邸。
换作旁人,谁敢去捅这个马蜂窝?
得罪了权势熏天的宦官,轻则丢官,重则丧命。
但李膺没有丝毫犹豫,他亲自带兵,直闯宦官府邸,硬是把张朔揪了出来。
审明罪状后,不等朝廷批复,顶着天大的压力,直接将其正法!
此举震动京城,宦官集团的气焰一时被狠狠打压。
李膺也因此赢得了“天下模楷”的美誉。
是非不分,底线失守,人就失去了立足的根。
一次次的妥协,换不来尊重,只会招来更深的试探和轻视。
荀子有言:“是是非非谓之知。”
真正的智慧,不是左右逢源,而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守住原则的硬骨头。
守住原则,就是守住做人的根基,护住行事的方圆。
不怕翻脸,心里通透
蔡康永曾经说过:“情商高并非是指不发脾气,而是要合理地发脾气,让自己的情绪可以顺畅地表达,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让自己和世界都开心。”
很多人活得憋屈,根源在于害怕冲突,怕得罪人。
结果你的不断退让,在别人眼里不是善良,而是软弱可欺。
真正的通透,是看清了关系的本质。
值得的关系,翻一次脸反而能确立规则;不值得的关系,翻脸就是及时止损。
作家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遇到过一位邻居。
这位邻居起初热情,后来却不断越界。
常常不打招呼就拿走三毛的日用品、食物,甚至在她写作时随意闯入家中。
三毛起初碍于情面,只是委婉提醒。
结果对方却变本加厉,言语间还带着理所当然。
终于有一次,邻居又想来“借”东西,三毛直接挡在门口:
“不行。这是我的东西,你没有权利不经过允许就拿走。以后请不要随便进我的门。”
邻居愣住了,随即恼羞成怒,说了些难听话悻悻离开。
从此,那位邻居再也没敢随意打扰她。
而三毛用一次翻脸,为自己换回了清净和尊严。
作家毛姆说过:“心软和不好意思,只会杀死自己。理性的薄情和无情,才是生存利器。”
当原则被践踏,利益被侵占,情感被利用,翻脸不是冲动,而是止损。
它划清界限,保护自己,也筛选出真正值得留在身边的人。
翻脸带来的短暂尴尬,远好过长期被消耗的痛苦。
通透的人,不活在别人的嘴里,只忠于自己的感受。
敢于翻脸,是最高效的社交筛选,是对自己最负责的善待。
能屈能伸,智勇兼备
古语有云:“大丈夫能屈能伸。”
真正的能力,不在于永远昂着头,而在于能看清形势,该硬时寸步不让,该软时能忍辱负重。
为了长远的目标,一时的低头不是懦弱,而是战略。
面子固然重要,但比起心中的大目标、肩上的真责任,该放下时就得放下。
死要面子活受罪,那是愚蠢;能屈能伸,方显英雄本色。
战国时期,赵国使臣蔺相如奉命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强秦。
秦王傲慢无礼,拿到玉璧后只顾传看欣赏,绝口不提承诺的城池交换。
蔺相如看出秦王毫无诚意,情势万分危急。
此时,他若畏缩,国宝必失,国威尽丧;若直接强硬冲突,可能人宝俱亡。
他瞬间做出决断,假称玉璧有瑕疵需指给秦王看,巧妙将玉璧夺回手中。
紧接着,他抱着玉璧退到柱子旁,怒发冲冠,厉声斥责秦王背信弃义。
并誓言若秦王强夺,他便将玉璧与自己的头颅一同撞碎在柱子上!
其气势之盛,决心之烈,竟震慑住了不可一世的秦王。
最终,秦王不敢硬来,蔺相如得以完璧归赵,捍卫了国家尊严。
拿破仑曾说:“在战场上,有时最好的进攻就是撤退。”
人生不是一路冲锋陷阵。
有时退一步,是为了看清全局;弯一下腰,是为了积蓄更大的力量。
面子是虚的,里子才是实的。
唯有能屈能伸,才能在各种风浪中屹立不倒,抓住机遇,化解危机。
有人说:“和尊重一个好脾气的人比起来,人们更容易尊重一个会发脾气的人。”
善良必须有锋芒,忍让必须有边界。
一辈子唯唯诺诺,磨平的是自己的棱角,喂大的是别人的贪心。
该硬气时不含糊,该转弯时不执拗。
如此,才能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既护得住自己,也走得稳前路。
作者:妍落 来源:老子道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