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9|回复: 0

中年最通透的活法:沉浸式做自己

[复制链接]

3367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969
发表于 2023-10-19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年最通透的活法:沉浸式做自己

向别人越靠越近,离自己就越来越远。

荣格曾说:“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活在别人眼中的人生,一次是活自己心里的人生。”

年轻时,我们总是别人影响:思想是别人的意见,生活是别人的模仿,情感是别人的描述。

到了一定年纪,洗净凡尘铅华,终于明白:向别人越靠越近,离自己就越来越远。

人生下半场,最通透的活法莫过于:沉浸式做自己,清醒地过余生。

别人的闲事,不必插手

叔本华说: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

人和人的相处,最难处理的是距离,最需要隔开的是界限。

总有人习惯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或是流露自己的关心,或是彰显自以为是的深刻见地。

殊不知,没有边界的“好心”,于人而言是一种侵犯,于己而言更是一场祸劫。

三国时的杨修博学多才,聪智过人,却是恃功矜能,摆不正自己的位置。

曹植与曹丕的世子之争,既是曹操的家事,也是国家的大事,旁人避犹不及,而杨修却趋之若鹜,揣度君心。

他先是帮助曹植通过一关关的考验,后又揭发曹丕对其大肆贬损。

站队之分明,其心之可昭,终于让曹操厌恶,最后借乱军之罪处死了杨修。

倘若杨修能少插手,多修心,他还会是那个才富八斗的智慧之星,更不会沦为世人笑柄,贻笑千年。

作家周国平有一句名言:

“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一个原则,就是相互尊重,亲疏随缘。”

无论关系如何,距离总需刚刚好,温度也需刚刚好。

不管闲事,并非为人淡漠无情,而是把别人还给别人,更是把自己还给自己。

正所谓“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

把放在别人身上的精力收回来还给自己,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余生,放开别人的事,但修自己的心,便是独活,便是清醒。

别人的评价,不作理会

《活着》里有句话:“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生活的真相就是,无论你怎么做,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取悦他人,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有时候,敢于为人“讨厌”,放下所谓完美,才能将生活的杂质清零,与世间美好撞个满怀。

作家李尚龙,出版的第一本书就十分畅销,他收到过许多赞誉,但伴随而来的也有数不清的质疑批评。

那时,有不少人在网站上写文章分析他的不足,将他的作品贬低得一无是处。

起初,他还会反其道而行之,专门写文章来自己骂自己,以期用这样的方式止住铺天盖地的骂声,但结果并未如愿。

直到后来,他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样做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毫无意义可言。

他说:“无论你如何,都会有人骂你,有人夸你,但你自己喜欢自己的话,那世界上至少有一个人喜欢你。”

诚然如此。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一事无成,往往是因为太过在意他人眼光,缺少“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可贵勇气。

人生在世,总有千般不如,万般无奈,没有谁不渴望得到认可,没有谁能真正洒脱过活。

我们需要被看见,但应该带着理解和接纳的眼睛,那些自以为高大的质疑和评判,只会捆住我们的自由,缚住我们的灵魂。

若是时时为人所困,何不枉然来世一遭。

做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过个举世无双的人生,方能不留遗憾,不负韶华。

别人的节奏,不必跟随

有一种竹子,名叫毛竹,它在前5年几乎不会长高,只是专注将根系向下扎稳,牢牢固定。

等到第6年的雨季,它便能飞速生长,瞬间赶超之前比它高大的植物,创造出高速生长的神话。

毛竹有自己的生长节奏,人也有自己的生命节拍。

我们不能在别人的乐曲里找到自己的节奏,在别人的阴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俞敏洪在读书时期成绩并不理想,从小学到大学从未进过班级前二十,高考考了三次才顺利入学北大。

在他备考时,同班的同学们或是已经找到工作,或是准备出国留学,只有他还在学海里苦苦挣扎。

但俞敏洪并未因别人的成就而左顾右盼,而是向下扎根,不断夯实。

31岁那年,他成立了新东方,那些走在他前面的同学,有的也成为了自己的员工。

莫言说:“总是东张西望的人容易摔倒。”

当你总见别人,就看不见自己;你抬头望天,就不能低头看路。

生活中,太多人走在高速路上,匆匆而过,总是来不及欣赏沿途风光。

其实人生应该如老城一般,从北门向南门,路途不长,但一路弄巷很多,迂回很多,停留很多。

你走过弯路,看到的光景也就不同;迈的步子虽慢,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按自己的节奏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大器晚成。

不着急,不盲从,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完一生,奏出独家专属的动听乐章。

很喜欢《百年孤独》里的一句话:“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

当你学会将那些乱己心绪的人事抛诸脑后,沉浸式过好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人生如此清欢。

愿你的余生,戒掉东张西望,沉浸式做自己,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喜乐永存!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6-3 00:47 , Processed in 0.0299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