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身心疲惫时,独处就是最好的疗愈
独处,不仅是一个人待着,还是自我灵魂的对话。
一、
当你独处时,你的内心会停止对外在环境的反馈。你不需要答复别人的对话,满足他人的要求。
这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精力消耗,让你能更多地活在自己的感受里。
这一点,对那些习惯迎合、讨好外界的人格外重要。
因为,你们的注意力总是向外的,外界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你们的心境。
独处,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真空环境,让你免受外界干扰。可以像个婴儿一样,不受干扰地修养自己的身心。
此时此刻,你的灵魂是最轻松的。
二、
独处的人都不是浮躁的人,因为独处可以减少对欲望的刺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有的人喜欢追逐美食美色,有的人有强烈的胜负欲,攀比欲,还有的人特别渴望他人的关注。
这些欲望会挑拨我们的内在情绪,总使我们处在烦躁、不满足的状态,导致疲惫的身心更加虚脱。
独处,尤其是半隐居式的独处,正好让我们远离刺激源,让内心重新回归平静。
与此同时,独处还会引导我们的关注点内化。
即从对追逐外界的声色犬马、攀比虚荣,转移到追求内在的宁静与圆满。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更加明白自己的内心,激发内心的安宁与和谐。
三、
喜欢独处的人,更加懂得如何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对于生命而言,最重要的内涵便是我们的心灵感受。一个人幸福,是因为感受到了幸福,一个人痛苦,是因为这个人心灵痛苦。
因此,调整我们的感受,就是调整生命本身。
独处,正好创造了一个与生命感受对话的空间。当我们独处之时,我们的焦虑、空虚、烦躁都会统统暴露在觉察之下。
这些负面感受,正是长期以来忽略的心灵创伤。
如果,我们选择逃避,或者视而不见,创伤并不会随着时间消失,反而会转化为隐秘的能量卡点,不断刺激我们的神经,制造更多负面的情绪。
独处,便是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平复这些伤痛。你可通过理解伤痛背后的隐秘,用爱、理解和包容去达成治愈。
四、
人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做自己。
社会就像一个巨型的网络游戏。人一旦进入社会,就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
小的规则:你必须穿怎样的衣服,保持怎样的笑容,甚至说怎样的客套话。大的规则:你该什么时候结婚,找怎样的工作,成功的人生该如何度过。
这些规则一方面维持着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深深地将我们束缚在游戏中。
独处,就是让你从游戏中退出来,从而让你突破这些世俗规则。
你不需要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更不需要去说违心的话。你只需要直面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如果,一个人独处时间太少,便会看不清自己的内心渴望。
除了别人告诉他的生活模式外,他不清楚自己到底要过怎样的人生。
而一旦你开始学习独处,开始在独处中反思冥想,便能在独处中找到乐趣,开始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
只有按照自己方式去生活,才能真正做自己。
这无疑是最幸福的。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没有强迫,没有虚荣与计较,只有艺术和爱
原创 源也 禅与冥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