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0|回复: 0

聪明人,三不管”

[复制链接]

4789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197
发表于 2025-7-13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聪明人,三不管”,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管这3件事,越不管越好运

俗话讲:“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

人生在世,绝大多数苦闷源于管得太多。

活得通透的人,早已学会把精力从无关紧要的事上抽离。

余生面对这三件事,不管不问,反而能积攒福报,迎来好运。

闲言碎语不管  

俗语讲:“是非入耳皆由我,毁誉从人且任他。”

这世间不缺搬弄是非的口舌。

你做得再好,总会有人挑刺;

你行得再正,也难逃被嚼舌根。

活在世上,难免被人议论,也难免议论他人。

一辈子困在别人的唾沫星子里,就容易把日子过成了一地鸡毛。

但聪明人明白,别人的嘴,自己的路,若事事在意,只会徒增烦恼。

人言可畏,但更可畏的是自己把闲言碎语当成了枷锁。

国画大师齐白石晚年时,曾因画风革新遭到同行非议。

有人说他“画的虾不像虾,倒像蹦跳的虫子”,还有人背地里传他 “靠着早年名气骗钱,晚年作品全是应付”。

这些话传到他耳中时,弟子们都替他不平,劝他出面辩驳。

齐白石却只是挥挥手:“树大招风,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他依旧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研墨,对着水盆里的活虾观察三个时辰,再回到案头提笔。

有次一位年轻画家带着嘲讽的语气问他:“您就不怕这些闲话坏了名声?”

他笑了笑,毫不在意。

后来,他的“墨虾” 成了国画一绝,那些当年说闲话的人,要么改行,要么对着他的画作自愧不如。

《菜根谭》有言:“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外界的纷纷扰扰,不必让它扰乱心境。  

守住自己的节奏,闲言碎语,自然伤不到你。

人活一世,很难让所有人满意,也不需要让所有人理解。  

他人的评价,仅代表他们眼中的你,而非你的真实面貌。  

有格局的人,从不在别人的嘴里找自己的价值,而是专注于自己,走稳当下每一步。  

贫富与否不管  

《孟子》有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人生最大的困局是因为贫富束缚自己的心境。  

太在意钱财,人就成了金银的奴隶;太计较得失,心便失去了自由。  

晚清名臣曾国藩,年轻时也曾追名逐利。

30 岁那年,他在京城做官,看到同僚们穿绸缎、乘轿子,自己却穿着粗布长衫步行上下班,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开始拼命钻营,想办法敛财,可不仅没富起来,反而因急功近利得罪了不少人,连家里寄来的生活费都时常被克扣。

一日,他去拜访理学大师唐鉴,见对方住着普通四合院,吃着粗茶淡饭,却气定神闲。

曾国藩此后大悟,从此不再计较俸禄多少,只专注于做事:

疏通河道时,他亲自带着百姓挖泥;赈灾时,把自己的俸禄全捐出去。

后来,他官至总督,却始终住旧宅,穿旧衣,可百姓都念着他的好,家里的福气也一代代传了下来。

《围炉夜话》有言:“心宽则财宽,心窄则财窄。”

贫富与否,不过是生活的表象,内心的丰盈,才是真正的财富。

聪明的人,不会让贫富定义自己的人生,而是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活出自己的格局。

钱财是身外之物,内心豁达,才是人生的福报。  

结果如何不管

《道德经》云:“无为而无不为。”  

人生许多烦恼,源于对结果的执着。

太计较结果的人,是背着秤砣走路,越走越沉,反而忘了路上的风景。  

国学大师钱穆,年轻时曾立志著书立说,却屡遭退稿。

他的第一部著作《国学概论》被多家出版社拒绝,有人劝他:

“何必执着?不如改行谋生。”

钱穆却淡然道:“学问之事,但求耕耘,不问收获。”

他继续潜心研究,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晚年时,有人问他:“若当年著作一直未能出版,您会后悔吗?”

他笑道:“学问是自己的,出版与否,不过是外缘。”

《小窗幽记》有言:“尽人事,听天命。”

许多时候,我们太想得到结果,最终错失了成长。

智者不会让结果束缚自己,而是在过程中享受成长,在努力中修炼心性。   

你做的每一件好事,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给你。

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不计较结果的坦然。

做好现下该做的,剩下的,交给时间。  

俗语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你的福气,蕴藏于你的心态之中,体现于你的品行之间,抉择于你的取舍之际。

不管闲言碎语,心便清净;不管贫富得失,人便自在;不管结果如何,路便宽广。

那些不管闲事的通透,不计得失的豁达,不问结果的笃定,终会变成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愿你我都能学会“三不管”,在纷繁世间,守得一方清净,修得一生福报。

作者:知白
来源:老子道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5-11-5 20:14 , Processed in 0.3457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