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于世何求

《红尘医道》连载

  [复制链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8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7 11:33 编辑

第176章 制作药剂
   
    其他人对此似乎习以为常,所以没人给郭星解释一下他看书为什么这么快。
    程巽远接过书,看了一遍,点头道:
    “思路确实与我们不同,我们都是用的口服,她选的是外用,控制在局部,药效最强。这味主药我知道,最初看到这味药的时候还奇怪,提炼出来的药剂一直放着,很少有方剂用到,原来是这个方剂的特殊用法。”
    听到这话,郭星非常的开心,马上转移了自己的关注点,问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可以制作出来吗?”
    “没有问题,十几种药都不贵,不是特别难找,我们有现成的,制作应该不会花太多时间吧?”程巽远问伍师兄。
    “一两天就可以做好,主药是现成的,节省了很多时间,只是不知道要做多少?”
    大家都看着郭星,郭星也不知道啊,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哪知道这种水剂一次用量多少?多久才有效?
    “要不先做几百毫升试试?”程巽远提了一个建议。
    “好,先试试看,有效以后再定做吧。”郭星完全同意这个提议。
    “那个提取液一直放着不好,不如这次就全部用了,以后需要再提取吧,倒是这个药材需要准备一些备用。”
    “我觉得这个药应该多种植一些,一旦使用有效,我估计需求量很大。全世界对疤痕都没有好办法,如果真是特效药,以后会供不应求。最好先申请一个研究用药批号,方便以后批量生产用。”
    作为西医郭星想的远一些,就提了这个建议。
    “好主意,这些事我们年后就去办,还是先把你需要的药做出来吧,你的时间有限。”
    说完几个人就来到制作车间,很快就把方子中的药准备齐了,不过,因为成品是水剂,有些药需要提取,要花一些时间。
    郭星先看了一下那味已经提取好的主药,在密封的玻璃瓶里呈淡淡的绿色,打开瓶盖,一种清淡的香味飘了出来,很好闻。这一下郭星放心了,他有点担心水剂的味道不好,影响使用者的观感。
    其实这是多虑了,梅长老当时也是小女孩啊,她绝不会用难闻的药水的,这是女孩的天性,几乎没有例外。
    两人回到会议室,郭星问程巽远:
    “这个治疗疤痕的水剂预算多少?看看我带的现金够不够?”
    “这个呀就算研制试用费吧,不用你出钱。”
    “这不合适,该出的钱一定要出,不然您也无法服众。”
    “不用你出钱是完全合理的,不是我个人的决定。李老师是我们的客卿大长老,每年都有一定的丹药使用额度,李老师从来没有用过,连观主都有些不好意思。你是他学生,这次要做的药水完全可以算作研制试用,为今后大量生产做准备,也可以算入李老师的额度里。无论从哪一点算,你都不用付钱。”
    郭星对客卿大长老这个头衔非常感兴趣,听上去很高大上的样子,对李老师有这样的头衔很是意外。
    “李老师是你们的客卿大长老?这是怎么回事?李老师根本没有提过。”
    “李老师完全不在意这个,是我们观主恳请李老师后才答应的。”
    这一点让郭星明白了刚来时程巽远掌柜的态度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转变的原因。
    “李老师经常来你们这里吗?”
    “没有,李老师仅仅来过一次。”
    “才一次?”这让郭星大为惊讶,对一个人的了解一次就够了吗?不是日久见人心吗?
    “那是抗战爆发前一年吧,刚刚开完一次杏林大会,李老师来我们这里拜访,那时我接任掌柜职务不算太久,很多修行者都不认识,不过,第一次接待李老师,我就发现他不是一个普通人,聊了不到一个时辰,我就接不下话了。不怕你笑话,李老师说的很多我都不懂。比如说,我们神农堂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利他,不论是看病、卖药、还是举办杏林大会,帮助他人是第一目的。而李老师说的是,利己与利他,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利他之前,要先利己。”
    说完这句话,程巽远观察郭星,想看看他有什么反映。只是程掌柜有些失望,郭星的反映很平淡,似乎没有特别的惊讶,心说不愧是名师出高徒,才刚刚修行,就明白了这样的道理。
    “利己不就是自私吗?这与门派的教义不符。李老师说,利己指的是爱自己,不是损人利己,这是有明显区别的。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会一直真心实意的爱他人吗?自爱的人才会自信、自尊、自强,不会因为别人的话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李老师说,修行就是一种自爱的行为,首先提高自己的能力,保持健康的身体,这样就有能力去帮助自己希望帮助的人,不然的话,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老师也给我说过这样的话。”
    “难怪。再举一个例子吧,他劝我暂时不要再举办杏林大会了,他说很快就会爆发全国性的大战,根本无法安定,普通人外出可能会遇到极大的障碍。那时很多人预计中日会开战,所以我理解这点,不过他说1950年前都不可能举办,我就有些奇怪,等他说道1960年前两年或者后两年可以再办的时候,就有些不信了。我在预测方面没有什么天赋,不过,一场战争打十多年二十年,有些不太可能吧?”
    对于李老师的预测能力,郭星已有所了解,听了程巽远的话,不是太吃惊。
    “还有他对中医的预测,随着西医的普及,会逐步走下坡路,要改变这个局面,必须要走新的路才可能有希望。我接手的这些年算是明白了这点,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转变才是比较好的出路。你这次来,我一下就想通了,李老师说的话,应该是应在你身上。”
    “不可能吧?那时我都还没有出生!”郭星觉得程巽远的这个推测有些太扯了,难以让人信服。
    “你不懂,这些人都是下大棋的,一个谋划都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的的事情,对于修行者来说,区区二十年、三十年,不过是转瞬之间。当时我也不懂,是观主后来告诉我的。”
    “观主怎么知道这些?”
    “我无法继续与李老师聊了,只能送他去观主那里,结果他们两人一聊就是三天。后来观主说,到后来,观主也接不了话了,很多问题观主不是太明白,只能请教观里的大长老。大长老回应的是,听李老师的,天地将会大变,已经到了收官的阶段,不提前准备不行。我们不是下棋的人,但是应该跟着下棋的人走,才会有好的结局。”
    “你们的大长老是谁?”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1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7 11:34 编辑

第177章 杏林大会
   
    “说出名字你肯定知道,不过没事还是不要随便提的好,避免打扰他们。我们有三位大长老,都在外面有自己的事做,最近好多年来都没有回过观里,不过观主是可以随时联系的,请李老师担任客卿大长老,也是几位大长老的意思。”
    “李老师倒底是什么身份?听你这么说,来头很大?”
    说起来郭星对自己的老师真的是不太了解,程巽远说的事完全不知道,师徒两人接触的时间很短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李老师很少谈论自己,炫耀、吹牛这些常人的习性完全没有,郭星也不是多话的人,问的基本都是自己的问题,很少聊八卦,自然难以从不同的侧面了解李老师。
    “我也不知道啊,你是他的学生,还来问我?你应该自己去问李老师。”
    郭星觉得以后得找一个机会问问,里面好像有很多秘密。
    “杏林大会最后一届你们什么时候办的?”
     “1958年。”
    “以后再没有办过?为什么?”
    “1958年只来了不到40人,全部都是老人,一个新人没有,再办下去,还有什么意义?中医吸收不到新生力量,就会没落,现在中医的状况你也看到了,国家对中医还是很支持的,但是,大众对中医中药的兴趣一直在降低,再不想办法改变,中医以后很难扭转这个局面。不再举办杏林大会的另一个原因,你也看到了,国家现在这个状态,谁有心思来开会?再说了,我们这里的书籍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大家没有了这个动力,开大会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杏林大会举办了多少年?”
    “据我所知超过三千年了。夏朝、商朝姑且不论,周朝名义上是统一的,但是各封国各自为政,加上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根本不可能各国集中在一起开会,只能各封国分别举办。定时举办全国性的大会,是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开始的,秦直道让大家减少了旅途时间,是一个直接因素。”
    “参加的人多吗?”
    “开始的时候人少,一般都只有几十人。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特别是汉、唐以后,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富裕,对生命看得越来越重,中医的重要性直线上升,从事中医中药的人大量增加,要求参加会议的人超过了我们的接待能力,所以我们改为了邀请制,主要由经验丰富的大夫参加大会,相互交流经验,也邀请少量青年俊杰参与,形成一个有吸引力的梯队,让每一次的大会都能促进中医的发展。当然了,我们对贡献大的与会者的奖励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是什么奖励?”
    “每次大会,都会由与会者一人一票选出本届最优秀的五篇文章,作者可以进入藏书室阅读不同的时间,比如一天、两天、三天,任意选书,任意抄录,这是每个参加会议的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你要知道,那个时候,识字的人比例很低,能写书的人更少;就算写成了书,也不容易流传开来;加上许多人都想保留一点绝活,很多秘传的东西,比如方剂、治疗方法,都不会完整地拿出来。所以我们这里就成了全国医学书籍最多、最全的地方;书里的都是真材实料,行之有效的干货,学到一两种,就会受益终身,你想想,吸引力能不大吗?”
    “要是抄录方剂的话,一天就可以抄很多啊,上百份不是问题吧?来几次不就把这里的方剂抄光了?”
    “前几天你在干什么?”
    “找治疗疤痕的方剂啊。”
    “那么多其他的书里为什么不看?”
    “时间不够,只能看自己最需要的内容。”
    “那些进入书库的人,都是有经验的医生,他们与你一样,只看自己最感兴趣的,绝不会胡乱的抄方剂。再多的方剂在手,如果不能恰当地运用,又有何用?”
    “确实如此,因为有时间限制,必须要做选择才行。”
    “还有一点你完全没有意识到,你们现在读书,都是先从基础开始,然后生理、病理,最后才是临床,非常的系统,就算以后遇到疑难杂症,也能有条有理的分析。但是以前学医可不是这样的,都是师傅带徒弟,从背汤头歌诀、认草药开始的,完全没有理论知识,只是死记硬背,跟着师傅看病也是如此,病人说了什么症状,师傅听了就开中药,至于为什么这么用,为什么加减,根本不懂。遇到好一点的老师,可能还解释一下;遇到不会教的老师,就会骂人了,说你脑子笨,理解能力差,郁闷死你。所以,在开大会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会看病,会开处方,至于道理,讲不出来。这样的人如果进了书库,方剂对他们的吸引力是次要的,让他们明白道理的书才是最受欢迎的。”
    “原来这样啊,没有那样的经历,我体会不到他们的困境。自己没有的,才是最需要的。如果是我的话,也会像他们一样,选择自己最需要的部分。”
    “你知道吗?那个时候,会议只有五天左右,有时候好的文章多,就加一天,文章少,就减少一天。但是大多数人都会在这里停留至少半个月,时间充裕的人会停留一个月。知道为什么吗?”没等郭星回答,程巽远接着往下讲了。
    “他们要等进入藏书室的人全部出来了,抄录这些人记录的内容。大家都是聪明人,特别是参加过几次会议的人,会结成一个团体,一旦进入藏书室,就会相互分工,对于大家都感兴趣的书,分别抄录不同的部分,出去以后,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书了。对于内容很长的书,甚至会分成几次会议接着来抄录,直到抄完为止。”
    “这应该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吧?”
    “在使用竹简的时候,每次开会我们这里可热闹了,不停地有人往里送竹简,不停地有人往外搬竹简,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像集市一样。”
    “所谓的学富五车,如果使用竹简,也许一辆车只能装一本书。”
    与纸张相比,想想竹简、木牍的体积,一本十万字的书,该是多大的一堆?古文为什么那么简练?惜字如金这个词恰如其分,实在是读书人都被逼的不得不如此。如果像现在一样,随随便便一本小说就是几百万字,得多少房间来装?
    “是啊,每次开大会,就会造成竹简不够用,需要去外地购买,路途遥远,很花时间,不然为什么有人要停留一个月?后来有人发现了这里的商机,就提前种竹子,专门制作竹简储存起来,等到开大会的时候,再卖,既方便了这些抄书的人,又可以赚不少钱。”
    “我来的路上,好像没有看到有大片的竹林啊?”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10-3 10:38 编辑

第178章 神农大帝

(抱歉,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后面的章节(第169-178章)同时出现这里,还不能删除,请读者原谅!)

    “竹子不是种在这里,而是周围的山上,你有时间查看一下地图,我们附近有两个县的名字带竹字,一个是竹山县,一个是竹溪县,都以竹子闻名。竹溪县是从竹山县分出去的,直接以竹溪河为县名。虽然县的名字是后来改的,但是那些地方种竹子的历史有几千年了,不然县名里不会带竹字。”
    “没想到仅仅竹简这一个需求,就带动了一个地方的经济。”
    “不仅仅是竹简,神农架周围很多地方以种中药为生,一是这些地方确实适合种药材,效果比其他地方好,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这里需求量大,收割了就卖给我们,多方便?我们给的价格公道,能让大家有钱赚,生活过得不错,互惠互利才能长久。”
    “那些进来的人相互传抄,你们不制止这样的行为吗?”
    “为什么要制止?不仅不制止,还变相的鼓励,对于有些想不转的人,有时候还会去提点他们,协作才能收获更大。”
    “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收集医学知识,归纳整理之后,在把这些知识传播出去,不仅仅是让医生有饭吃,更重要的是让民众活的健康,活的开心。”
    “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是第一任观主的要求,他在建立神农道观的时候,第一条就是每个人必须要到神农堂来为百姓做事,不能只是自己修行,什么时候神农堂关闭了,这个道观也就不需要存在了。据说这是神农祖师爷一直强调的。”
    “你们第一任观主是谁?”
    “他是祖师爷神农老人家的弟子,真名我就不说了,我们习惯称他为岐伯,就是《黄帝内经》里回答问题的那位。为了保证祖师爷传下来的医学知识不至于失传,岐伯建立了神农道观,而为百姓服务,就是最好的传播中医知识的方法,这就是道规第一条的来历。”
    通常只说称号不说真名是修行界的习惯,既是尊重,也是避免不必要的打扰。
    “说到《黄帝内经》,我有一个问题,这本书到底是谁写的?书里的黄帝应该是虚构的吧?按道理来说,黄帝怎么会懂那么多医学知识?”
    “关于《黄帝内经》的事,等你读到了那本书,我再给你解释,不然的话,你很难相信我说的。”
    “您说的是哪本书?”
    “第三藏书室的《内经》。”
    “那天我看到了,就很想问的,前面的事情办完了,最想了解的就是这个问题。”
    “现在去看那本书吗?”
    “等我先把一些疑惑问完了,再去吧,不然我估计都没时间问了。第一个问题,炎帝与神农是个什么关系?是一个人吗?”
    “第一任炎帝与神农确实是一个人,不过炎帝后来成为了部落首领的专用称号,每一位继任者都被称为炎帝,而神农是特指的,是受益的百姓给第一任炎帝起的一个尊号。”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对于炎帝的出生地有多种说法,这里不作介绍。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谷神农大帝。
    “神农架与神农又是什么关系?”
    “神农离开部落以后,一直生活在神农架,除了修行,就是寻找各种草药,帮助百姓治病。同时,专门挑选了一些人,在这里传授他们各种知识,比如怎样种庄稼,如何结网,如何捕鱼,如何用不同的草药治病等等。久而久之,神农的名声越来越大了,周围的人就把这片山区称为神农的家,神农家,自然就是神农生活的地方。有些人只知发音,不知其意,把它写成了神农架,这让个误会一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神农在这里传授了中医知识,神农道观才会建立在神农架,神农堂才会建在这里,而不是其他大城市,或者繁华的地方。”
    史书上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炎帝在前,黄帝在后,自有其道理。神农教导大家的都是生存相关的知识,只有解决了衣、食、住、行,人类才能活下来,治病则是延长寿命的必要手段。只有活下来的人足够多,种族才能繁衍下去,才会形成民族、国家。而黄帝是以管理为主,带领大家打胜仗,才能让中华民族保存下来。所以炎帝与黄帝,是延续与互补的关系,各有其伟大之处。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也可以作为佐证。
    史书上对神农的功绩有如下记载:
    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
    遍尝百草以治民恙;制麻为布以御民寒;
    陶冶器物以储民用;日中为市以利民生;
    剡木为矢以安民居;削桐为琴以怡民情。
    再次来到第三个藏书室时,郭星的关注点与第一次有了很大的不同,开始仔细的浏览各个书架,不仅仅看书名,还关注书的作者,作为一种知识储备。
    这次看到《内经》那个书架的时候,也发现了不同之处,其他的书,绝大部分只有一本,只有少数会有两本在书架上,而《内经》不同,不仅有多套,而且字体也不同,如果不是整个书架都是这一本书,猜出应该是《内经》,仅看字体,有一些完全不认识。
    “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字体的《内经》?”郭星非常好奇,感觉一定有重要的原因。
    “你先看一看,我再给你解释。”
    郭星拿出一本自己能认出字体的,随手翻阅,首先发现的问题,书不是印刷的,是用毛笔字抄录的,不时出现字的大小不同、笔画不同,很容易分辨。再看内容,越看越奇怪,忍不住问道:
    “从内容上看,这与外面的《黄帝内经》有些像,回答问题的人是岐伯,问的人却不是黄帝,这是为什么?”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15 11:24 编辑

第179章 古版《内经》
   
    “ 《黄帝内经》就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
    “这就是你之前说的,需要分几次杏林大会才能抄完的书?”
    “这只是其中的一本,不过是最先抄完的一本。”
    “既然你们允许别人抄录、传播,为什么不自己印刷、出版、售卖?”
    “这也是祖师爷的嘱咐,他教的这些知识,只能让外面的人选择是否采用,而不能由我们强行推荐给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做,我们也不明白。”
    “他们把抄录的书拿出去印刷、出售,需要你们的同意吗?”
    “印刷之前,都会询问我们的意见。这本书本来就是岐伯给弟子讲课、以及回答弟子问题的内容,由弟子记录、整理成册,有点类似《论语》,所以,有些是问答的形式,有些是完整的论述。最初在外面流传的名字也是《内经》,等到印刷术出现以后,有人想正式印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就改成了《黄帝内经》。至于提问,当然不能是神农祖师爷,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来源于祖师爷,岐伯不可能以弟子的身份教导师傅,所以他们就改由黄帝提问,毕竟黄帝是晚辈,岐伯教他名正言顺,黄帝也不精通医学,合情合理。”
    “《内经》的内容都来自神农?”
    “对,最初是祖师爷亲自上课,后来,祖师爷有事离开,就让岐伯代教。核心内容全部来自祖师爷,不过有一些临床的部分是后来加入的,根据祖师爷的教导,结合当时的实际状态做了一些改变。”
    “神农有说过他老人家又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知识的吗?”
    “祖师爷说过,乃是天人所授,当时还没有文字,祖师爷就把内容记录在一个水晶里,这个水晶一直保存在内门,不过,据说没有任何弟子能够打开封存在水晶里的知识。岐伯也无法阅读,不过记得祖师爷教导的内容,所以,可以代师传教。据说,开始的时候,传授的是修行的知识,所以才有经络走向和穴位一起记录在《内经》里。因为刚刚开始修行的人会生病,就讲述了生病的原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人自己的七情变化如何导致疾病这些内容。”
    “真的有天人存在?”
    “这是毫无疑问的,门里有一些长老遇到过,还去过他们生活的地方,比现在的地球好很多很多。不信你问问李老师,他一定很清楚。其实观主对李老师的来历有过推测,我不好越庖代俎,只能你自己去问。”
    郭星把这一点记在心里,等合适的时候再问李老师,至于结果,希望不要太惊悚。
    “您说最初讲的是修行的知识?可以《黄帝内经》完全没有这样的内容呀。”
    “我们给外人抄的《内经》是简版,已经去掉了修行的相关知识。”
    “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公开这些价值连城的知识,不是为了囤积居奇,然后待价而沽。祖师爷有话,修行是个人的事,有意愿修行的人就需要自己去寻找,意志坚定的人一定可以找到相应的知识,或者合适的老师。我记得流传下来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自己准备好的时候,老师就会出现。想想你自己,是不是这样的?能遇到李老师这样的名师,是你的福分,我真的非常羡慕你。”
    这是程巽远的真心话,好老师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另一个不公开的原因是,开始修行的时候需要老师教导才行,多数人修行目都是神通、法术之类的,按这个目的修行,很容易走偏,误入歧途,严重的甚至会走火入魔,对社会造成危害。我相信你知道或者听说过一些人用法术害人、谋财的故事,很多都是真实的事情。如果对修行没有一个良好的目的,很容易出现能力越大,危害越大的现象。所以我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善意。”
    “实际上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我不会遇到李老师。”
    “呵呵,这是你现在的想法,等以后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你会知道机缘确实存在,而巧合根本不是意外,该发生的事,一定会发生,不论看起来多么偶然或者巧合,这里面都有因果关系。今后你只需要留意一下,慢慢就可以发现。”
    “因果?能有什么因果呢?以后找机会问问李老师。不过,我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版本的《内经》?”
    “最初没有文字的时候,所有的知识都是口口相传,这样造成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遗漏,一个是内容会改变,所以需要多个人在一起校对才能纠正。有文字以后,就开始用文字记录,不过,主要记录的是修行方法,使用的象形文字不是太多;当时担心损毁,就刻在山洞的石壁上;当文字进化以后,就把石壁上的内容转换成新的文字,现今大家提到的甲骨文,就是其中的一种,只是甲骨能记录的内容太少,只能抄录最初的内容;等到开始使用木板、竹简以后,可以增加很多新的的内容,《内经》才正式定型,虽然主要作用还是辅助修行,不过医学的内容增加了很多;最初流传在外的《内经》就是这个版本,后来印刷出版的是我们重新修改后的增订本,所以,参加杏林大会的人至少抄了两遍《内经》。”
    “刻在石头上的《内经》大概是时候的事?”
    “应该有万年的时间了,那时还没有纪年,准确的时间很难说清楚。”
    “那时就有金属了吗?不然怎么在石头上刻字?”
    “那时有没有金属我不确定,不过,在石头上刻字是不需要金属的,有一定修为的人就可以直接在石头上写字,当时的问题不是如何刻字,而是文字的问题,象形字还没有成型,只在少数几个大的部落流行,字也不够多,能表达的意思有限。在石头上刻字就起到了推广文字的作用。”
    “最早的石刻在哪里?可以参观吗?”
    “在内门,那个山洞早就被封闭保存起来了,你真的想看,以后找一个时间带你去看,你这次的时间不够了,只能等下次。”
    “那太好了,以后一定再找时间过来,看看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样的。我们这里保存的最早版本是什么时候的?”
    “这里最早的抄本比甲骨文稍早,算是同期的也行,具体的时间不好说,更早的文字没必要放这,内容完全一样,外面的人也看不懂,甲骨文就是天花板了。你想看早期的那些抄本吗?”
    “想啊,当然想啊!”
    “跟我来。”郭星以为要去密室之类的地方,完全想多了,程巽远只是带郭星去了另一个书架,这是书库里放书最少的书架,大约一半的地方是空的,只是放在这里的书郭星完全看不懂,都是类似甲骨文的象形文字。
    “纸质书?”郭星大感意外。
    “对呀,抄录的,难道你以为我们会把龟甲或者竹简放在这里?以前倒是放过竹简,后来觉得太占地方,就扔了。”
    “扔了?太可惜了。”郭星站在今人的角度,感觉有些暴殄天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80章 名医溯源
   
    “原始版本内门都有保存,这个书架里的全是抄本。按照早期不同文字照抄的,主要是方便保存和管理。看起来书不少吧?实际上就几本,其他的都是重复的抄本。”
    “为什么要抄这么多?”
    “这是门内的规定,每一个弟子,都必须要抄录《内经》一遍,可以是早期的,可以是晚期的。早期的内容少,但是文字比较难写,如果不认识,就容易抄错,一旦抄错,就得重抄一遍;晚期的内容多,但是都能看懂,不容易抄错。这个难与易之间的选择,全看自己的选择。”
    “你的意思是,抄早期书的人,必须全部认识那些文字?”
    “对呀,其实不难,有对照本,记下就是了,难的是不能写错。”
    “门里认识那些字的人多吗?”
    “也不算少,门里有专门教这些字的人,都是老古董了。”
    在当今的考古界,甲骨文基本就是国内的天花板,只要能认出几个新的文字,就是专家学者,可以著书立传。没想到,这样级别的专家在这里不是一个两个,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读完整本类似甲骨文的书,因为有完整的翻译在边上,想认错都难。
    “可以拍照吗?”抄录是不可能的,第一时间不允许,第二,很容易抄错,对郭星来说,最简单的莫过于拍照片,既可以保持原汁原味,又不会出现错漏。
    “拍照片没有问题,不过老的版本只能限于你看,因为那些基本都是修行的内容,不方便外传。”
    “那里面记载的是什么样的修行方法?我可以修炼吗?”
    “说起来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以前叫导引术,就是类似呼吸时引导真气在身体内运行的方法,李老师不是已经教过你了吗?不同的运行方式有不同的作用,你要是愿意修炼,就修炼好了,不懂的问我,或者问你的老师就好。不过,我的意见是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不同方法产生的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适合他人的不一定适合你,需要自己判断和选择。”
    “谢谢您的指教。我不会乱来的,老的版本一定不外传,新版《内经》可以发照片出去吧?”
    “新版发照片当然没有问题,如果你愿意,完整印刷出来都可以。”
    “重新印刷?我没有这样的打算。”
     现在这个时间,印刷这样的古旧书籍,可能需要担风险,也许连愿意印刷的厂家都找不到,对现在的郭星来说,完全没有这个想法,拍照片只是希望作为资料保存,最多就是写一篇论文,作为医史资料,供大家参考。
    郭星拿了一本自己能看懂的老版《内经》抄本,发现书里记录的方式与现在的教科书类似,分门别类,每一卷都是专门论述一个问题,非常清楚,不似《素问》多以问答的形式讲述,郭星猜测这可能是神农讲课的内容,程巽远肯定了他的推测。
    老版的内容极为精炼,虽然也是九卷,但是字数估计不到《素问》的十分之一,想一想那个时候的文字,以及记录文字的方式,已经可以称得上鸿篇巨著了。
    郭星这次没带相机进来,所以现在只是翻阅,从中挑选出自己希望拍照的两本老版内经,一本是类似甲骨文的抄本,一本是宋体的译本,单独放在一边,等下午再来时拍照,然后开始翻阅新版《内经》。
    郭星发现这个版本的《内经》,只有九卷,也就是《素问》的内容,而没有“素问”这两字,程巽远对此作了解释,“素问”是传抄到外面后,由传抄的人起的名字,《灵枢》则是原书名,不是传抄的人起的。
    郭星在老版的《内经》中发现有经络的内容,程巽远的解释是,那是为了修行的方便,讲述真气运行的路线,必须要有经络和穴位的知识。不过,完整的记录经络知识的书是《灵枢》,由岐伯讲述,后人记录而成。外面的人把这两本书合而为一,称为《黄帝内经》,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都与岐伯有关。
    郭星拿着自己可以看懂的译本,先翻了一下目录,很快发现多处与今版不同,再看内容,不同的地方就更多了,程巽远的解释是,外面流传的《内经》本身就有多个版本,流传过程中相互都有遗失,后人看到的都是残缺不全的,唐朝王冰看到的也是八卷本,就是这八卷本也是拼凑的,所以外面流传的版本与这里的有很大的区别,完全可以理解。不过,外面的版本也有它的作用,吸纳他人的精华加入其中,是吐故纳新。后世很多中医名著,都是从《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外面保存的古代中医书籍中,第一次提到《素问》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他是不是看过原始的《内经》?”
    “没有。说起来真是一件遗憾的事,历史上有名的中医大家,几乎都与我们有关,要么是我们自己的弟子,要么是杏林大会的佼佼者,进入过我们的藏书库,唯独张仲景,一次都没有来过,太可惜了,不然他的著作就会更加的出色。他读的《素问》,应该是来自他的师父张伯祖。张伯祖参加过杏林大会,但是次数不多,据说只有两次,所以他获得的《素问》应该不是完整版。”
    “张仲景没有参加杏林大会的资格吗?”
    “有啊,邀请过,只是各种原因导致他都没能成行,后期应该与他公务在身有关,无法长时间离开。那个时候,交通不便,参加一次大会,来回路上的时间加上大会的时间一起算,一般都要花三个月左右,远的地方就要更久了。”
    “对于《伤寒杂病论》这本书,你们怎么看?”
    “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中的方剂。中国太大,各个地方的植物不尽相同,就算同一种药,不同产地作用有很大的差异,在配方上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我们也一直在摸索,发现以一个基本处方作为基础,根据病情进行加减是最合适的方法。神农祖师爷为什么要尝百草?就是要掌握不同草药、不同产地的性味变化,灵活用于组方。”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16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81章 华佗再世
   
    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原书失散后,经王叔和等人收集整理校勘,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伤寒论》共十卷,专门论述伤寒类急性传染病。到北宋仁宗时,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残旧书籍里发现了《金匮玉函要略方》,一共有三卷。上卷讲伤寒病,中卷讲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病的治疗。至神宗熙宁时,宋廷召集林亿等人对此节略本进行校订,删去上卷,只保留中、下卷。为了临床方便,又把下卷的方剂部分分别列在各种证候之下,仍编为上、中、下三卷。此外,还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张仲景治疗杂病的医方及后世一些医家的良方,分类附在每篇之末,题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后人将《金匮要略方论》简称为《金匮要略》或《金匮》。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金匮要略》书名并非来自张仲景,而是后人改编的名字,《内经》书名的变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后人不用《黄帝内经》的名字,而是只写《内经》,大家看书时不要误会是另一本书。
    站在神农堂的角度,张仲景的这些论述没有什么出奇之处,都在《内经》的范畴之内,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囊括了一切,张仲景不过是把外感伤寒单独列出来讲述而已,所以赞赏的是他的方剂,情有可原。
    “华佗与你们有关系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幼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昌作自已的侍医。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针刺治疗而痊愈。但华佗为人耿直,不愿侍奉在曹操身边,于是就托词妻子有病,以及回家取方药为由,一去不再返回。曹操多次写信催促华佗,又令当地郡县把华佗遣还,最后派人偷偷察看,才知华佗不愿为侍医,遂将华佗逮入狱中,被拷问致死。
     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对此,《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他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所留医案,《三国志》中有十六则,《华佗别传》中五则,其他文献中五则,共二十六则,在先秦和两汉医家中是较多的。
    华佗是中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麻醉药物的先例。欧美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记录始于十八世纪初,比华佗晚一千六百余年。
    《世界药学史》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药可能是由中国传去,因为“中国名医华佗最精此术”。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华佗在对养生和预防保健尤为注重,并身体力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华佗“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他对弟子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也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同时可使腿脚轻便利索,用来当作“气功”。
    华佗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他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书》,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不能说,他的医学经验因此就完全湮没了,因为他的许多学生很有作为,比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的华佗《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华佗著作的内容。
    “他是我们的弟子。”
    华佗的成就,确实远超当时的医疗水平,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说他是穿越者也不为过,郭星也曾怀疑过,仅仅靠华佗一个人,就可以把外科学推进到如此程度吗?
    历史上确实发生了很多在当时看起来不可思议、根本无法用常理来解释的事情,只要查一下网络,就可以找到不少这样的例子。
    “他被曹操杀了,你们不管吗?”
    “华佗依旧活的好好的,有什么要管的?看你惊讶的样子,不太相信?那我就给你讲一下我们门派的一些习惯做法。”
    神农道观一般收的弟子都在5-10岁之间,很多都是孤儿,不过也有很多人的父母或者家族仍在,为了消除他们的思念,以及牵挂,在修行有成以后,通常会让他们再入红尘,了结相关的因果。
    他们在离开之前,都要学一些法术,作为保命的手段,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18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世何求 于 2022-9-21 11:20 编辑

第182章 仙翁葛洪

    以华佗为例,明知道给曹操看病有极大的风险,为了偿还前世的业力,也得亲身前往,提出了用开颅手术治疗曹操头痛的方法。
    这个治疗办法那时根本没有其他人使用过,在一般人眼中,破开脑袋,与杀人何异?曹操怀疑其动机,将其关进监狱,倒是符合情理。
    这时华佗使用了替身术,留在监狱里代替自己,它而在常人眼里与真人无异,无法分别。替身被杀以后,消除了两人的因果,结束了尘世的羁绊,华佗回到门派继续修行,不再以原来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华佗使用的麻沸散,就是神农堂的方剂之一,用于减轻病人手术、受伤时的痛苦。
    麻醉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列子·汤问》中便记载扁鹊采用麻醉术为病人手术的故事:“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上述记载中,扁鹊即用“毒酒”作为麻药给病人进行了“剖胸探心”的手术。我们的先辈早已发现某些中药具有麻醉、镇痛作用,并将其制成麻醉方剂,华佗的麻沸散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相传华佗的儿子沸儿因误食曼陀罗花去世,为了纪念他的儿子,华佗就将用曼陀罗花配伍出的麻醉方剂命名为麻沸散。
    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是由曼陀罗花(也叫闹羊花、万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天南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组成。
    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
    古代医家早已发现麻蕡、羊踯躅、莨菪子、乌头等药物具有明显的麻醉止痛效果。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多种具有麻醉止痛作用的中药,如麻蕡“多食令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王不留行“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莨菪子(即天仙子)“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多食令人狂走”、羊踯躅(即闹羊花)“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
    与华佗同时代的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记载了五首以乌头为主要成分并用于止痛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疝”与“脚气疼痛不可屈仲者” 及“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些中药所含成分具有麻醉作用。如茛菪子所含东茛菪碱和阿托品为胆碱受体阻断药,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麻醉作用;乌头所含乌头碱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外用能够麻痹周围神经末梢,起到局部麻醉效果。这些药物的发现和使用为麻醉方剂的产生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系统梳理文献,分析华佗时代历史背景,可以发现麻沸散在东汉末年已经具备一定的产生条件。以麻沸散为代表的麻醉方剂贯穿于中医药发展历史中,如唐代蔺道人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使用“整骨药”进行骨伤麻醉;宋代窦材所著《扁鹊心书》中记载全身麻醉方剂“睡圣散” ;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用于骨折切开复位而创制的麻药方“草乌散” 等。
    在对麻醉方剂的不断探索过程中,古代医家对麻醉方剂的使用逐渐有了一定的规范性,如窦材在睡圣散服用方法中强调“每服三钱,小儿只一钱”,对成人和儿童的麻醉药量进行区分;危亦林也同样强调针对不同年龄、体质等具体情况,患者应服用不同剂量的麻醉药,“颠扑损伤,骨肉疼痛,整顿不得,先用麻药服,待其不知痛处,方可下手。被伤者有老有幼,有无力,有出血甚者,此要逐时相度加入,不可过多”。
    郭星在学中医的时候,除了佩服华佗以外,还对另一个人非常感兴趣,甚至是有些疑惑,这个人就是葛洪,“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这是葛洪在治学上的一句名言。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
    如果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葛洪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
    《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是他在广东编著的一部简便切用的方书。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群众的欢迎。葛洪的医学著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说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于道教的著作。但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是总结我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外篇说的是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事。其中《钧世》、《尚博》、《辞义》等篇,是著名的文论著作。
    从葛洪的著作就可以看出,除了是医学家以外,很明显他还是一位修道之士,郭星在修行之前,对道士充满了好奇,很想知道金丹、仙药之类是真是假,知道了神农道观的人主修医道的情况后,推测极可能是这个门派的人,今天有这个机会,正好问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83章  《内经》《外经》
   
    “葛洪是你们门派的人吧?”
    “他是我们的一位长老,是在外面名气比较大的一位。对丹药特别有研究,好些丹方出自他手,不过最近几百年没有回来过,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顺着这个话题,郭星问了许多中医界的名人,比如扁鹊、皇甫谧、王冰、王叔和、孙思邈、李时珍、叶天士等,特别是叶天士,他提出的卫气营血,是后世难得的对中医理论的一个扩展。
    叶天士(1666年—1745年),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其高祖叶封山自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四大家”之一。
    叶家世代业医,祖父叶时,甚通医理,父亲叶朝采,亦精其术。叶天士自幼耳濡目染,也有志于此道,少时即受家学。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贤;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虚怀若谷、善学他人长处。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据程巽远介绍,叶天士多次参加杏林大会,后来成为神农堂在东南的代表,有邀请他人参加大会的权力。
    说到临床诊疗,郭星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一直找不到答案,还是请教程巽远比较好。
    “既然有《内经》,那应该就有对应的《外经》,但是看遍了藏书库,也没有看到有这本书啊,这是什么道理?”
    “当然有《外经》,只是你没有注意到而已。”
    “《外经》在哪?”
    “第一、第二藏书库,统称为‘外经书库’,是对所有杏林大会的前五人开放的,他们获得的奖励,名字就叫‘外经书库卡’,区别只在时间,是一天、两条、还是三天。‘内经’指的是基础理论,‘外经’指的就是疾病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临床诊疗的全部过程。你看看,第一、第二藏书库有多少书籍?如果以一本《外经》来包含他们,那得出多少本才能容纳的下?历史上曾经有人把收集到的临床书籍编辑成《外经》,这样的做法吃力不讨好,所以尝试的人不多。我们的做法是,在书籍入库的时候,会注明‘外经-内科’,或者‘外经-伤骨科’,如果是论述几个科的,就注明‘外经-综合’,或者‘外经-其他’,一般都写在书的首尾页,你大概没有注意这些细节。”
    之前因为急着查疤痕的治疗方剂,郭星担心时间不够,所以直奔主题,完全没有关注其他的内容,现在听程巽远说明之后,打开手上的《内经》,首页、尾页里面确实有“内-内经”的小字。程巽远对此作了解释,第三书库不仅仅存放《内经》,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的书籍,书库的名字为“内库”,后面的才是书的类别。
    郭星选好要拍照的《内经》之后,来到第二书库,随手拿出一本书,翻开首页,见到了内页标注的“外经-内科”,翻看了一些内容,忽然想起了一个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
    “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前三个好理解,关于切脉,有一些我一直分不太清楚。数脉、缓脉、洪脉、结脉、代脉这几个很容易理解,西医上有对应的疾病,但是有一些实在是搞不清楚该怎么判断,比如滑脉,妊娠可以是滑脉,痰湿也可以是滑脉,完全凭手指感觉,个人的判断,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可以得出不同的脉象,这就很尴尬了。还有很多脉象都是如此,比如玄脉、浮脉、长脉、短脉、小脉、紧脉等等,应该怎么去分辨?”
    关于脉诊,也是中医备受攻击的地方,能与西医对应的,没有问题,很多找不到对应的客观指标,全凭个人感觉的脉象,不要说西医了,很多有名的老中医自己就不统一。
    据说曾经有人把几位中医教授请到一起会诊一个病人,令人惊讶的是,几位教授写下来的脉象都不一样,处方也不一样。不过,对于治疗效果,据说各自的处方都有效,很神奇吧?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扁鹊(约前407年-约前310年),原姓秦,名越人,一名缓,号卢医、扁鹊,中国战国时代医师。与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在已有的文献记录中,是第一个提出四诊法的人。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也精于切脉,开启中医学之先河。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均佚。相传《难经》亦为扁鹊所著。
    把我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并不确切。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很古,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僦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当时开始出现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84章 悬丝诊脉
   
    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普遍了。《史记》记载的另一位名医淳于意就曾跟从他的老师公乘阳庆学习脉法达三年之久,并且接受了公乘阳庆传给他的《扁鹊脉书》。从《史记》记载的淳于意看病的“诊籍”(病案)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看病必先诊脉。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可以看出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综合前代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了《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书中把脉分为二十四种,对每种脉象作了说明,并且叙述了各种切脉方法和多种杂病的脉症,把脉诊和病症进一步结合起来,使脉学成为更加实际的学问。
    此后,我国古代脉学著述不断增多。许多名医都精通脉学,例如,明代的李时珍对脉学也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公元1564年)等书。据不完全统计,清代以前脉学著述已不下一百多种。其中虽有重复,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国古代脉学的发展。
    《内经》记载的脉象远比后世复杂得多。典型的脉名就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疏、格关溢覆等,再加上非典型的、复合的以及一些难以索解的脉名脉形,总数有近百种。这些复杂的脉名,一方面反映了《内经》细大不捐,穷搜博采,是脉法形成阶段的集大成之作,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内经》脉法急需规范、统一、完善。
    关于脉象主病,《内经》的论述也很详细,涉及各个方面。在形式上它以四时脉、真脏脉、平脉、病脉等进行分析说明,不仅明确地论述了脉象形态及临床意义,而且还对生活起居、气候环境、时令季节、昼夜变化等因素对脉学的影响也作了交代。
    总之,《内经》虽非脉学专著,但它所记载的丰富多彩的脉法内容,既是对脉学形成早期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又为脉学的规范发展准备了充足的素材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内经》作为最古老的脉学经典,既具有史料价值,又是中医脉学发展的奠基之作,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理论和临床上的实际意义。
    “现在的医生有了听诊器,加上许许多多的检查设备,无论是心电图、超声波、还是胸透拍片,可以通过心脏的变化了解不同脉搏的含义,有些甚至可以通过手术直视心脏的病变,把不同的脉搏变化与疾病直接联系起来。但是古代郎中没有这些东西啊,他们只能通过脉诊来了解心血管的问题,由此推测身体内部的病情变化,有这样的成就已经极为难得了。”
    科技的落后,限制了医疗水平的发展,是西医一个显著的现象,其实中医也是如此,不过由于国人采用了一些变通的办法,才不像西医那样突出而已
    “至于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会得出不同的脉象,与个人经验密切相关。为什么医生越老越吃香?就是经验越多的人,诊断就会越准,治疗效果会越好。比如医生第一次脉诊是滑脉,没有发现痰饮的表现,诊断为喜脉,而病人实际上没有怀孕,医生就会总结经验,甚至专门反复检查孕妇的脉搏,确认什么是滑脉,这样以后就会逐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脉诊只能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鉴别其中的差异,无法投机取巧,各位医生的水平高低,也体现在这些细节之中。当然了,脉型分的过多确实有问题,需要规范、精简。不过现在各种检查手段不断出现,大大降低了脉诊的重要性,愿意在这上面花时间的人大概不会太多。”
    “悬丝诊脉是真的吗?真的可以代替脉诊?”
    “这很明显是一个小把戏,也可以说是一个障眼法,如果这位医生没有某些神通,根本无法通过悬丝了解到真正的病情,如果医生通过望、闻、问得到了自己的结论,悬丝就是故弄玄虚。对于有神通的人来说,比如扁鹊,这样做只是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已。”
    中午吃完饭后,郭星觉得自己带的胶卷肯定不够用,先去商店买了十卷,然后同程巽远一起,来到第三藏书室。郭星发现内库的空间不够,要想拍摄的效果好,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与光线,于是拿着已经选好的书来到第一书库。把两张桌子并在一起,空间足够摆放书本了,只是光线不够亮,程巽远找来几个台灯,又找来几张白纸垫在桌上,才算解决了问题。
    为了方便查看,郭星首先拍的是类似甲骨文的老版《内经》,接着拍摄翻译版本,这两本比较薄,拍摄的比较快;随后拍摄新版的类似甲骨文的《内经》。只是内容太长了,十几卷胶卷根本不够用,郭星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就先出来,把胶卷送去冲洗,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重拍,接着又买了二十卷胶卷,准备明天继续拍。
    不过,想拍完新版全本书不知道需要多少胶卷,加上时间只剩一天,已经买了车票,无法拖延,郭星觉得能拍多少就拍多少,以后需要再来拍,不需要就算了。
    次日上午,郭星拍了新版《内经》前五卷,以及翻译版前五卷,送去加急冲洗。检查冲洗出来昨日拍的胶卷,发现开始拍的确实有一些问题,一部分需要补拍。
    吃完午饭,再去检查冲洗的上午拍的胶卷,还算不错,不需要补拍。下午再次进如书库,补拍完后,才算完成了这次神农堂之行的所有任务。
    已经与程巽远商定,他年后派人去桃源县商谈购买中药厂的事项,只有完成了交易,才能商谈下面的事,郭星会全力协助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回帖

559

积分

版主

积分
559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85章 满载而归
   
    治疗疤痕的水剂已经做好,共300毫升,分装六瓶,外观看起来非常的漂亮,郭星极为感激,不仅谢过程巽远,还专门去工作坊间特意谢过几位制作的前辈。
    至于这个药的效果,还需要邢英试过才知道,不过郭星觉得肯定比自己以前做的好,唯一不确定的是能达到什么程度。为了帮助邢英获得更好的效果,郭星准备教邢英静坐,因为《梅氏札记》里说过,如果在使用药水的同时配合修行,效果尤其好。
    次日郭星与程巽远及诸位前辈道别,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返回的旅程。
    花了一整天的时间,非常顺利到达沙市,买了一些沙市的特产,次日中午到达桃源县城。
    今年对郭星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年,值得庆祝,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特意在县城多买了一些过年的物品,下午返回范镇卫生所。
    这个时候,街上已经有了很浓的过年的气氛,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食品,到处飘散着年货的香味。由于经济上的差异,有些家庭准备的多一些,有些少一些,不过,一些基本的食品,比如炒米肯定是有的。
    炒米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将糯米蒸熟,晾干,变成一颗一颗的阴米备用,过年前用锅把干净的沙炒热,然后放入少许的阴米,就会变成爆米花,立即用漏勺捞出,筛干净沙子,就变成了香喷喷的零食了。过年的时候,孩子们喜欢抓在手里一边玩一边吃,大人则喜欢在碗里把鸡蛋打散,用滚烫的开水冲成蛋花,然后加入爆米花,就成了方便、快捷的美味早餐。
    麻糖也是很多家庭会制作的年货,制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干净大麦用温水浸泡1个小时左右,一天后,大麦就会长出芽,要对它进行培养,每4个小时洒一次水,并翻一下,并注意避光;将发芽的大麦放到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有条件的也可以选择机器烘干,将干燥后的大麦进行粉碎,去除根部;然后把大麦粉放入大锅熬煮,使其糖化,逐步变干,这个过程要比较长的时间,有的人家甚至要熬煮一个通宵。
    讲究一些的人家,会加入糯米和芝麻粉,口感更佳。把熬干的麦芽糖做成圆圆的糖团,或者扁扁的糖饼,孩子们喜欢拿着这样的糖块慢慢啃,常常会弄得满手的糖迹。
    把麦芽糖与爆米花混合成棍状,待冷却后切成薄片,就是有名的小吃米花糖,如果把爆米花换成芝麻,就变成了芝麻糖。
    还有一种农村家常年货,叫云片,或者叫玉兰片,做法也很简单,把糯米蒸熟,捣碎,制作成椭圆的棍状,待其冷却后切除薄片,类似年糕,然后油炸,就成了香脆可口的美食。如果在制作棍状物前压薄,涂上颜色,再卷在一起,切出来的薄片就有彩色的图案。
    最简单的一种年货,就是翻身果,把面粉和的像擀面的那种状态,然后擀薄,切成小的长方形,在长方形的中间纵向切一个小口,把面皮的一头穿过中间切开的口子,然后拉直,就成了翻身果,油炸以后也是极为美味的零食。
    有些家庭把上面的年货一起放在一个大的磁坛子里,用爆米花填满,可以很长时间保持原汁原味,不会变潮、变软。孩子们在坛子里翻找的时候,就像探险一样,不知道会从爆米花中翻出什么好吃的东西,留下一份期盼,也是一桩童趣。
    糍粑也是常见的年节食品,制作非常简单,就是比较费力气。把糯米蒸熟,倒入一个木桶内,然后用一个木棍反复地捣,捣的越碎越好,这样切出来的糍粑就看不到米粒,口感比较好。当然了,直接用糯米粉做最简单,不用费力气。
    鸡鸭鱼肉之类的,农民没有计划供应,只能就地取材。猪、鸡是自己养的,好说,鱼需要去河里捞。有时候实在没有物质可分,过年前生产队会对一些水塘进行最彻底的打扫,直接把水抽干,捡鱼,平分。
    次日清晨,郭星很早就起了床,去街上扫货,把所有看到的肉类食品全买了,看起来挺吓人的,其实也就买了不到十斤鱼,二十斤左右的猪肉,两篮子鸡蛋,还有一些山货。
    这两年,过年的时候,郭星都要吃两餐年夜饭,第一餐是在竺大姐家吃,原本她家也是傍晚吃的,自从邀请郭星一起吃年饭以后,就改在中午了,因为晚上郭星固定在师傅家吃年饭,不好改动。
    之前郭星都是在除夕之前买这些食品分别送给两家,有个提前量,让他们好安排食谱。今年回来的太晚了,只能在除夕的早上扫货,能买到什么,全靠运气。还算不错,不至于让郭星太尴尬。
    郭星把买到的物品分成两份,先送到了竺大姐家。林馨已经放寒假回家了,看到郭星极为高兴,忙着端茶倒水,藏不住脸上的喜悦。
    像林馨这样不仅人美,心性又好的女孩,真的是稀罕物种,郭星说不动心是假的,只是自己伪装的不错,他人看不出来而已。现在这个时期,对他来说,谈情说爱还是有些太奢侈了,反正林馨还小,自己也不急,留待以后再说吧。
    竺大姐责备郭星太破费了,家里已经准备了足够的年货,买这些多余。聊了几句,郭星赶紧离开,去送下一家,担心晚了误事。
    除夕一般不会有人看病,所里只留了一位医生、一位护士值班,其他人都放假了,陈宝莲回了县城的家,卫生所显得空空荡荡,厨房也不再开火。郭星到师傅家的时候,邢医生、邢英都在,正在准备年夜饭。郭星没有同他们说客套话,直接说正事。
    “我这次去神农堂,很有收获,已经找到治疗疤痕的方子,据说效果很好,我已经让他们做了一些,先让邢英试试,如果真的有效,我再定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11-1 07:41 , Processed in 0.0398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