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0|回复: 1

冥想初学者困惑解答,全在这里了!

[复制链接]

3459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95
发表于 2020-5-1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oyo13688 于 2020-5-13 08:58 编辑

困惑一:冥想是困难的
解答:
这个困惑植根于冥想给大家最初的印象,觉得这是一个留给自律性极强的人去练习的方式。
而在现实中,如果你碰到一个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引导者,你会发现冥想学习起来轻松又有趣,这个技巧就像专注呼吸或慢慢重复祈祷语一样简单。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太过于尝试专注,在被各种涌来的思绪打败后,冥想在我们看来,就成了一件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的事。
我们过于重视结果,或者我们不确定我们所做的正确与否。而在一个有经验的引导者声音的带领下,他会帮助我们理解从中经历的一切,扫除过往常见的路障,帮助我们获得一个愉快的练习过程。

困惑二:为了有一个成功的冥想练习,必须让你的头脑安静下来
解答:
这可能是关于冥想的头等困惑,也是许多人因此沮丧地放弃的原因。
冥想不是要阻止我们的思想或试图清空我们的思想——这两种方法只会造成压力和更多内在思绪。
我们无法阻止或控制我们的思想,但我们可以决定有多关注他们。虽然我们不能把安静强加于我们的脑海,但通过冥想,我们可以发现早就存在于思想之间的安静。

困惑三:需要多年的潜心练习才能从冥想中获益
解答:
冥想既有立即能感受到的益处,也有长期的好处。从你第一次坐下来冥想和数天后的日常练习,就能开始体验到益处。许多科学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仅仅是几周的冥想练习就可以对身心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冥想时,我们使用关注对象,如我们的呼吸,一副图像或一句祷语,来让我们的大脑放松,进入这个静静的意识。想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我们不需要评断它们或者试图推开。
相反,我们轻轻地把注意力转移到我们的关注对象上。每一个冥想,有些片刻,即使只有几微秒,思想进入“间隙”和去体验本觉意识的更新。当你定期冥想,你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处于扩张中的觉知和安静状态。“有些十分重要的想法可能是你从未想过的,其实你以前就有了,但你可能都没有察觉。你认为这可能是你的想法,也可能不是你的。”
留意到自己的想法已经是很大的突破,因为它开始从小我意识向旁观意识转变。当你越少地用分别心看你的想法和故事,你会经历更大的平静,和对新的可能性敞开心胸。

困惑四:冥想是逃避现实
解答:
冥想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关闭和摆脱现实的一切,而是去打开与真我的连接——自我永恒的那面,超越所有变化和外部生活环境。
在意识的状态下,你放下所有告诉自己关于你是谁的故事,什么限制你,你哪里不足——然后你经历的真相是你最深处的自我,那是无限和自由的。当你定期练习,可以净化觉知的管道,清晰的意识扩张。
而有些人试图用冥想作为一种逃避——就像绕开未解决的情绪问题——这种做法违背所有关于冥想和正念的智慧教导。事实上,有各种各样的冥想技术专门为了发展如何识别、调动和释放积压的情绪。

困惑五: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冥想
解答:
忙碌且卓越的人在很多人生经历中,没有错过一次冥想,如果你把冥想看做很重要的事,你会做的。如果你觉得你的计划太满了,也不妨停下来,静静地呆几分钟 我们鼓励你说服自己,不要因为有一点晚或者你觉得困就放弃了冥想。
有趣的是,当我们定期花时间冥想,其实我们将拥有更多的时间。我们的呼吸和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某些激素下降,使我们老化其他化学物质却在增加,让我们主观地感受“时间不够了”。在冥想中,我们处于一个平静的警觉中,这绝对会让身心充电。

困惑六:冥想是一种精神的或宗教的练习
解答:
冥想是一种练习,带领我们超越嘈杂的心灵进入一个静谧的领域。它并不需要一个特定的精神信仰,许多不同宗教的人练习冥想,这与他们目前的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冲突。
有些冥想者没有特别的宗教信仰,有些是无神论者或是不可知论者。他们冥想是为了体验内心的安静和获得无数身心健康的益处——包括降低血压、减少压力和安稳的睡眠。
冥想可以帮助丰富我们的生活。无论我们在生活中做什么,它都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和快乐地享受这一切。

困惑七:在冥想,我应该有超然的体验
解答:
在冥想中,当并没有体验到异象,看见颜色,漂浮在空中,听到唱诗班天使或者窥见开悟,就失望了。虽然我们可以有各种美好的体验 ,包括幸福和合一的感受,但这些不是练习的目的。

转自:禅与冥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6-18 16:10 , Processed in 0.06132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