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家庭的最大的内耗:习惯性抬杠
要想建立有爱的家庭,必须先有爱家的思想。
心理学上,有一个“反驳型人格”的概念。
拥有这类人格的人,无论自己是否有理,凡事都要和别人唱反调。
他们从不会好好沟通,你说东他偏要说西,你说白他偏要说黑。
这类人不讲道理,不谈逻辑,只是为了抬杠而抬杠。
最窒息的家庭氛围,莫过于此。
一个家最大的痛苦,就是有个习惯性抬杠的人。
跟对方争论,你不仅无法说服对方,反而会陷入无谓的消耗之中。
01
听过一个有趣的比喻:
有的婚姻就像跷跷板,夫妻俩坐在两头,一个在高处,另一个就会暗中使劲把对方压下去。
而这种跷跷板一样上下压制的吵架,其实只是亲密关系中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
作家几更雨,分享过一件往事。
多年前,他父母开了一家瓷砖店。
那会儿,装修建材市场很火,不少人都因此起家发迹。
可他家却惨淡收场,不仅没赚到钱,反倒赔了不少钱。
原来他父母自从开店起,就没好好说过一句话。
有次,一熟人找到父亲买瓷砖。
父亲打算给对方打折,好让他多带些朋友光顾。
可母亲却看不惯父亲的做法,驳斥道:就你喜欢做好人。
平时在家,母亲也喜欢处处跟父亲抬杠,两人经常你一言我一语就吵了起来。
结果架越吵越凶,生意越做越赔钱,家也快吵散了。
习惯性抬杠,就是毁掉一个家庭幸福的导火索。
非要言语胜人,即使赢得了一时快感,却伤了感情。
节目《金牌调解》里,曾有一对年轻夫妻闹离婚。
经过解释后才发现,原来是妻子终于忍受不了丈夫的事事抬杠。
不管她做什么事情,只要丈夫不满意,他就会反对,非要妻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
妻子即便不情愿,却也别无选择。
丈夫解释说:我并不是喜欢抬杠,而是她做事太欠考虑,我不得不纠正她。
而导师听罢,直接反驳男人:
“家不是抬杠的地方,就算你的妻子考虑不周到,可以静下心商量,而不是咄咄逼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对方身上。”
你有没有发现:
很多家庭都有个爱反驳的人,即使你们观点一致,他也要换个说法表达。
他们以为自己是绝对真理,不管别人说什么,都要杠你一嘴。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家庭不和,争吵不休,人心不聚,生活不顺。
在一个习惯性抬杠的人的影响下,这个家庭就会陷入无尽的纠结、憋屈和痛苦中。
02
心理学讲师尚致胜,曾谈及两对夫妻。
第一对夫妻,其中的丈夫每天不是在抬杠,就是在挑剔妻子。
妻子每次听完都会反复思量,导致心情也深受影响,经常不自觉地将怒火蔓延到孩子身上。
一家人恨不得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而另一对夫妻,丈夫体贴周到,无论妻子说什么,他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家人脾气都很温和,从没见过他们生气的模样。
正因如此,他们不仅夫和妻顺、母慈子孝,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见的人越多,越发觉得幸福的家庭都有迹可循。
毕竟,家庭不是比赛场,家人也不是竞争者,相互对抗,无论谁赢了,都是两败俱伤。
作家本心有个朋友,结婚多年,一度痛苦不堪。
因为她老公是个杠精,不管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要抬一下杠。
她平时在家带两个孩子,还要经常受到丈夫的否定,导致她的情绪变得敏感脆弱。
出门在外时,她都有些畏畏缩缩,不敢与人交流。
本心就告诉她症结不在于她,而在于对方。
后来,她再与老公沟通时,尽量就事论事,只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每次老公想要抬杠时,她就会说:“你的说法让我很不舒服。我在跟你好好沟通,希望我们一起解决问题。”
渐渐地,对方抬杠的次数越来越少,也开始愿意跟妻子交心。
夫妻俩不再争吵以后,关系才有所缓和。
《辛普森一家》里有句话说:“亲爱的,如果你太好胜,永远都不会快乐的。”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
那些和睦兴旺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而是他们不执着于输赢。
再高深的道理,也不及一家子和和气气。
放下所谓的反驳欲,糊涂一些,偶尔服软低头,多些迁就忍让,家庭才会和谐美满。
03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基本的思维。
一种叫“联结思维”:即我跟你沟通,我们相爱、合作、互相认可。
另一种叫“排序思维”:非要比谁更高明,彼此争个输赢。
大多数家庭,都属于后者,一言不合就抬杠,最终让彼此离心离德。
而前者却知道家里需要包容理解,才能让一家人摆脱无休止的内耗。
梁启超在外常以严谨苛刻著称,但在家却截然相反。
在家里时,他对妻子李蕙仙敬爱有加,言语中处处谦让,还被众人嘲笑“惧内”。
有次,梁启超的孩子,被一位官员驾车撞伤。
梁启超不想闹大,只是将官员派来道歉的人,斥责一顿了事。
可李蕙仙却不打算退让,硬是要面见当时的总统,状告肇事官员。
梁启超虽然反对如此声张,但还是尊重妻子的意见,并没有反驳对方。
最终,大总统向他们一家赔了不是,这件事才算结束。
因为他的处处退让,夫妻俩一直亲密无间,很少争吵。
跟孩子相处时,他更是坚持谆谆教诲,从不说任何刻薄反驳的话。
这种家庭氛围,不仅日子越过越幸福,还成就了“一门九子皆才俊”的佳话。
要知道,家庭中真正需要的不是一个事事正确的人,而是一个懂得事事包容的人。
在家庭里,亲情比道理更重要,家人比输赢更关键。
任何关系,懂得服软、轮流低头,就不会走散。
家人间唯有互相让步,才能化解家庭所有的负能量,让生活蒸蒸日上。
诗人梅恩说:要想建立有爱的家庭,必须先有爱家的思想。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源自一个人的包容和迁就,以及另一个人的适可而止。
家人之间不要互相抬杠,停止家庭内耗,日子才能过得有声有色。
毕竟,只有家中有温度,脸上才有笑容。
多滋养,少对抗,才是幸福家庭该有的模样。
作者:洞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