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大器,必养大气。
人生恰如一条河,和气是船,脾气是浪,大气是岸。
无船难过河,浪大水流湍,彼岸是终点。
人活一世,不过是一场修行,需要把硌人的脾气磨成一团和气,放进生活的炉子里,炼就一份大气。
01 待人添和气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和气能够带来好运气,不和则会招致祸患。
和气,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彰显着一个人的宽厚与仁慈。
明代官员杨翥(zhu),一生践行“睦乃四邻”。
邻居骂“杨家人偷了鸡”,他说:“随他,此处不只我们一家姓杨。”
邻居将积水排到杨家院子,他说:“无妨,下雨时候少,晴天时候多。
更让人称道的,是卖驴一事。
杨翥喜欢以驴代步,一天深夜,杨翥被驴叫声惊醒。
烦躁中,他想到:隔壁的婴儿,被惊吓后岂非更难受?
第二天,他再三询问。
邻居说:“自出生起就深受其扰,寝食难安。”
杨翥不断道歉,回家后立即卖了驴,从此步行出门。
凡此种种,邻居们都颇为感动。
有一年,有贼人密谋抢劫杨家,邻居们不顾危险,竟主动轮流帮杨家守夜,使其免去了灾难。
《菜根谭》有云:“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人与大自然同出一辙,温暖则生,寒凉而亡。
若行事和气有礼,常常能赢得信赖与支持。
汉代刘备,在徐庶被迫前往曹营时,不谋害,不翻脸,反而恭恭敬敬地送了一程又一程。
自此,徐庶不但推荐了诸葛亮,还从不为曹操献出一计一策。
清代曾国藩,面对准备逃跑的湘军,不但予以释放,还另支三月的薪水,并表示:再投军,不追究。
自此,士兵们感恩戴德,再不叛逃。
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待人和气,并不是没有脾气,而是宁让三分,避免无谓的纠纷与争执。
生活不易,多一点和气,少一点戾气,自能和则两利,万事皆兴。
02 遇事磨脾气
《庄子.庚桑楚》中说:“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
顺境时,莫过喜;逆境时,莫发怒。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不被情绪所牵制。
只因,发脾气是人的本能。
控制得好,能掌控人生;把控不住,会成为输家。
汉朝周亚夫,曾平定“七国之乱”,为汉景帝倚重,却死得相当憋屈。
究其根本,就毁在脾气上。
景帝想封外戚为侯,他用祖训怒怼;景帝想封匈奴人为侯,他果断拒绝;景帝想改立太子,他强烈反对。
有一次,周亚夫应诏进宫用餐,可席上有酒、有肉、有碗碟,却没有筷子!
周亚夫很生气,拼命使眼色让侍从拿筷子。
景帝见状,很不满地说:“眼前这一切,你还不满足吗?”
周亚夫顿悟,却只是敷衍地伏地谢罪,而景帝刚说了个 “起”,他就立刻起身,负气离席,景帝大怒。
最后,周亚夫以莫须有的“谋反罪”被捕,绝食5天而亡。
古人云:“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
管不住脾气的人,福气和运气也会被赶走,反之,若能修一副好脾气,却总有贵人相助。
西楚霸王项羽,将门出身,善打仗,但为人暴躁刚愎自用,以致手下无人可用而兵败自刎。
而竞争者刘邦,一介草民,却知进退、能容人,最终在张良、韩信、萧何等贤能辅佐下,硬生生打出了一个大汉王朝。
《论语别裁》中说:“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脾气,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
急事大事,慢慢说,不冲动;小事琐事,笑着说,不动怒;伴侣之间,有商有量;亲子之间,放低音量;朋友之间,先让他说……
一句话总结:真正有本事的人,都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做到,遇事不慌,做事不乱,事有所成。
03 处世养大气
《荀子·非相》中说:“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君子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蠢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
人生路远,谁都会遇上几只癞皮狗。
但在与之缠斗的过程中,你也会提升处世的格局。
能忍则忍,避而远之,你的胸怀足够宽广,小人自会束手无策。
苏轼曾遭章惇嫉恨,被对方逐出了朝堂。
他抱怨过,愤懑过,叹息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然而,他越是耿耿于怀,章惇越是不依不饶。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贬,最后流落到了环境恶劣的偏远之地。
至此,苏轼终于看透,面对小人,越针锋相对,就越消耗自我。
他决定放过对方,也放过自己,说“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观风赏月,读书写诗,悠然自在地过好自己的日子。
后来天下大赦,太后将苏轼召回京城。
章惇的儿子怕他报复,给他写信请求原谅。
他却淡然回复:“但已往者,更说何益。”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
放宽心,不计较,是对小人最好的应对,也能在无形中修炼出大气度,涵养大格局。
所谓格局,其实就是大气。
它是容人的气度。
比如,三国的曹操,大破袁绍后,缴获了私通敌军之人的信件,然后直接烧毁。
最后,他赢得了部将的忠心相随,问鼎三分天下。
它也是宽厚的风范。
比如,春秋的秦穆公,在心爱之马被山民盗取分食后,反而赏好酒以防马肉伤身。
后来,在秦晋之战中,他得益于山民相助而反败为胜。
它更是谦卑的境界。
比如,三千年前的孔子,路遇小孩泥城砖墙挡路,却愿意绕“城”而行,后拜其为师,成为千古尊崇的孔圣人。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大气之人,从不在事上斤斤计较,也不与人纠缠不休,如此,既绕开了冲突,又成全了自我。
一言而蔽之:欲成大器,必养大气。
《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人的品性应像水一样,不争不抢却能滋润万物,成就人生。
待人和气,是一种修养,让你在有意无意间和气生财;
情绪稳定,是一种能耐,让你在游刃有余中好运连连;
处世大气,是一种格局,让你在举手投足间福泽绵长。
愿余生,相拥这样的人生,行稳致远,走出自己的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作者:霞光满天 来源:国学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