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气:走出困境的核心资源!只需三步养成!
俗语云:人活一口气。
这个气,显然不是空气,而是心气。
心气,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人在世间生活下去的动能。它是生命能量与精神状态的统一体现。
人若没了心气,眼中无光,手脚无力,就跟丢了魂儿一样。
因此,人生要活得有滋有味,活得有意义,那就不能散了心气。
如何培养自己的心气呢?
一、聚精会神,能量不外泄
许多人之所以能量低,并非因为能量缺失,而是因为耗损严重。减少能量消耗,牢记以下三点:
不在意他人目光
有的人很重视他人的评价,自己做什么事,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个事值不值得做,能不能做好。
而是,这个事别人会怎么看。
别人怎么看,与你有什么关系?
本来事情就很难办,你还要心心念念他人的态度。
最好的办法,就是牢记他人的评价跟你没有关系,跟你做的事也没有关系。
你只需要专注在要做的事情上。
空闲时间,专注在当下
为什么有些人闲不住?因为,闲下来他就会情绪崩溃。
人能让自己空闲,是一种极高的养生能力。
养生,就是要清心寡欲,就是心要休息。心无法休息,能量就不会恢复。
但是,有的人一空闲下来,脑子里就东想西想,不是想到之前的遗憾,就是对家人的不满,要不就是亲戚朋友的家长里短。
这简直比上班还累。
你的能量都耗损掉了,怎么可能还有心力做其他要紧事?
最好的修行,就是锻炼如何活在当下。这个功夫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实现,需要持续练习觉察和专注。
建议多学习禅修打坐。
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事
过去的社会服务不发达,因此,我们特别提倡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然而,到了现在高度市场化的时代,这种做法是不合时宜的。
一是,大多数困难,只需要花点小钱,都能自己解决,没必要找人帮忙。
二是,很多的关心其实并不是真关心,只是习惯拿自己跟他人比较。
包括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身材相貌等等。
比别人好,自己就高兴,比别人差,就开始埋怨。
这是何苦呢?
能量就在无穷无尽地比较中不知不觉地流失了。
正确的心态是,只专注在自己身上,做好自己的事。只要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就行了。不要去做横向比较。
二、正念养心提振能量频率
能量低和能量频率低,是两个概念。
能量低,是做什么事容易累。出门逛街累,跟人说话累,工作累,生活累。
能量频率低,是总有负面的思维,总被负面的情绪左右。
比如,还没有出门,就想着中午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怎么办;孩子还没有长大,就担忧以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最典型的就是,人还没有老,就担忧自己将来瘫痪在床怎么办?
这就是能量频率低。总习惯往坏处想,结果就是心理压力很大,忧虑重重。
有一句老话,想什么来什么。
你每天担忧的事,很可能会自我实现。
应该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思维习惯,这样,你的能量频率就会逐渐提升。
方法也很简单。
• 觉察自己的心念。一旦发现自己陷入负面思维,就立马打断。
• 降低预期,拆解困难。
不要企图一步登天,否则会反被压力击垮。要学习如何拆解难题,将大难题拆解成小难题。
就拿培养孩子来说。首先,你需要关注他的身体健康,有没有不良生活习惯。
然后是,上学不迟到早退,成绩不掉队,跟同学关系融洽,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一步步地来。
多亲近正能量,远离负能量
人与万物都有能量。
正能量的人,你一接触就感觉心情愉悦,好像生活都有信心了。
正能量的事物就很多,比如森林、湖泊、山丘等自然景观;还有寺院、道观、艺术馆等能让内心宁静的场所。
总之,跟着感觉走就对了。
三、内在觉醒激活心气本源
在《楞伽经》中讲到“心气”是辩证统一的。
心为体,气为用。
也就是说,心是能量的本体,气是心体能量的动态之用。本质上,两者是同一样东西的不同形态,因此,心气不二。
站在这个认知上,一个人要做到以下两点,才能激发心气能量。
向内探索 明心见性
向外攀援,只会让能量外泄。唯有向内觉察,才能感知到心识的存在。
然后,通过修习调息调气净化心识,将意识心转化为清净心(本心),这个过程便是明心见性。
人找到真心、本心,是养心的基础,也是培养心气的基础。
自尊自信,激发气之运用
为什么有的人心气难以发挥作用。比如,《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明明是个强人,天生一副怂样。
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尊自信。
自尊,便是不依附他人,不去溜须拍马。面对万事万物,都能平等看待,不卑不亢。
自信,是肯定自身价值,遇到困难不退缩,能够在不断尝试中积累经验,逐渐增强信心。
自尊与自信,是内在价值与外在能力的交织。
人在有足够的自尊自信下,心体能量才能转化为心气,在生命体验中展现出来。
转自:禅与冥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