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5|回复: 0

重新认识冥想

[复制链接]

3367

主题

3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969
发表于 2022-10-5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克里希那穆提  

01

默观冥想有各种不同的派别、方法和系统。

有些系统要求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脚拇指上,看住它、看住它、看住它】。

另一个系统则主张某种坐姿、调息或观心,这些都是纯然机械化的方法。

还有些派别则教你一些咒语,要你不停地持咒,同时保证使你得到某种超觉的经验。

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举动,不外是自我催眠罢了。

由于复诵本身具有静心的效果,不论你反复诵念「阿门」或「唵」,甚至「可口可乐」都行,你都会有些感受的。

这个称为真言瑜珈的方法,已经在印度盛行上千年了,可以说人人皆知。

反复持咒确能使人的内心平静柔软,除此之外,你仍然有个琐碎而卑劣的心。

你不妨从自己的院子里捡一块木头回来,供在壁炉上,每天献花焚香。

供奉一个月以后,你就会开始崇拜它了,一天不献花,你的罪恶感都会生起。

02

真正的默观冥想是无法可循的,也不是反复诵念及模仿。

冥想和专心是两回事,一些冥想大师们最擅长的花样,就是训练学生们专于一念,而驱除其他所有杂念。

强迫学生学习这些把戏,实在是最愚蠢、最丑陋不过了,因为它会使你心永远陷于冲突中。

一方面他要你固求于所专心的念头上,另一方面,你的心偏偏喜欢跑到其他念头上,这充分展现出你实际上对其他的事更有兴趣。

念头跑来跑去并不是问题,让自己觉察每个念头的动向,才是关键所在。

冥想需要一颗极其敏锐的心。冥想乃是对生命的全盘了悟,在其中所有支离破碎的认知都停止了。

冥想不是控制思想,因为思想一旦受制,就会引发内心的冲突。

如果你已经了解我们前面所讨论的思想的生成及其结构,念头就不会再从中干扰。这种了解本身,就是修炼,也就是冥想。

冥想就是觉察每个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随着它律动。

从这份觉察中你会认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动,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

用意念造成的静止是停滞的,是死的;

反之,如果思想者能了解自己念头的生起和本质,并了解为何有的思想都是陈旧的局限,从这个中间产生的寂静,才是真正的冥想。

因为冥想者已经不在了,心也已经空了。

03

如果你用一小时全神贯注地读这本书,就是在冥想了。如果你只想摘取其中几句话,搜取几个观念待会儿再想,那就不是冥想了。

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体而非局部地觉察每一件事。

没有任何人能教人如何全神贯注。如有任何派别教你全神贯注,你都只是在对那个方法全神贯注,而不真全神贯注。

冥想也许可以算是生活中最伟大的艺术了,没有人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会它,它的美也就在于此。

其中毫无技巧可言,因此,也就产生不了权威。

如果你学着观察自己、观察自己走路的姿态、吃东西的方式、谈话的内容、如何闲聊、憎恨、嫉妒等,如果你能觉察这所有的一切,而不加拣择,那就是冥想了。

因此,当你搭公车时、在阳光照射的树阴下散步时,听鸟儿歌唱,或注视着你妻儿的脸庞时,你都可以进行冥想。

04

一旦了解了整个觉察的过程,爱就产生了。

爱不是任何方法或习惯的产物,爱也无法从思想中培养出来,只有在完全的寂静中,连冥想者也一并消失时,爱才可能生起。

心智必须先彻底了解自己的念头及感受的整个活动,才可能静得下来。

要想了解思想和感受的整个活动,就不能在观察时加入任何的责难。

能如此观照,就是修炼,这个修炼是流动,也是自由的,而不是臣服于某种权威。

文章选自:《重新认识你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觉醒家园

GMT+8, 2024-6-2 11:56 , Processed in 0.0688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